会计审计(通常指财务报表审计)的核心是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其审计范围围绕财务报表展开,主要涵盖以下核心内容:
一、核心审计对象: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
审计的直接对象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但不限于:
1. 真实性:确认数据 “有没有、对不对”
核查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如盘点现金、存货,函证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验证负债是否完整记录(如函证应付账款,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负债);
确认收入 / 费用是否真实发生(如抽查销售合同、发票、付款凭证,避免 “虚增收入”“虚减费用”)。
2. 合法性:是否符合法规与准则
检查会计处理是否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规定(如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合规、折旧摊销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核查税费计算与缴纳是否准确(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是否合规,有无漏缴或多缴);
确认重大交易(如关联方交易、并购重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披露是否充分。
3. 完整性:是否 “无遗漏”
确保所有应记录的经济业务均已纳入财务报表(如是否存在 “账外资产”“未入账收入” 或 “隐藏负债”);
检查报表附注是否完整披露重大风险(如或有负债、资产减值风险等)。
4. 计价准确性:金额 “算得对不对”
验证资产计价(如存货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是否准确,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核查负债金额(如借款利息计算、应付职工薪酬计提是否正确);
确认利润计算(如成本结转、费用分摊是否合理,避免人为调节利润)。
为验证上述内容,审计师会执行具体程序,核心包括:
函证:直接向第三方(如银行、客户、供应商)发函,确认账户余额或交易真实性(如银行存款函证、应收账款函证);
监盘:现场监督企业盘点存货、固定资产,确认资产存在性;
抽查凭证:随机抽取会计凭证(如发票、合同、付款单),核对业务与报表记录是否一致;
分析程序:对比本期与往期数据、行业数据(如毛利率波动、资产周转率),识别异常变动并排查原因;
询问与访谈:与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沟通,了解业务逻辑与会计处理理由。
除常规财务报表审计外,根据需求还可能涉及:
内部控制审计: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资金审批流程、采购验收机制)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防范舞弊;
专项审计:针对特定事项(如并购中的资产估值、政府补助的使用合规性、舞弊调查)开展专项核查;
税务审计:聚焦税费申报与缴纳,确认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有无税务风险。
最终,审计师会根据上述审计结果,出具 “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 等审计报告,向利益相关方反馈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上一篇:发票备注栏填写不全=白开票?税局正式明确!2025年数电票备注栏新标准来了! |
下一篇:西安分公司注册|分公司和子公司怎么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