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高温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讨论声,日渐高涨!那么,两者是一回事吗?在税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今天一起来学习下:
01 什么是高温补贴?发放时间和具体的执行标准
高温补贴:是对劳动者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作业,付出超常劳动消耗的额外补偿,属于岗位津贴,是工资的一部分,具有强制性。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天25元
高温津贴由劳动者所在单位负担,纳入工资总额,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严禁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02什么是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和具体的执行标准
防暑降温费:属于企业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全体员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的用于防暑降温的除工资、奖金、津贴等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不具有强制性。
⏰发放时间:为6月15日至9月15日(陕北地区为6月15日至8月15日)
💵发放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天10元,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
03 高温津贴VS降温防暑费有啥区别?可以相互替代吗
高温津贴是指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下作业额外的劳动消耗给予的补偿。
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不能相互替代,绿豆汤、西瓜等解暑饮料绝不能代替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强制性津贴。而防暑降温费属于企业福利费的组成部分,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发放。